已完成連結複製

南港老爺行旅

正在傳送表單資料

請稍候片刻

台北南港,從早期的茶鄉、黑鄉到如今的科技之都,我們為旅人紀錄收藏這些時刻,重新詮釋城市的面貌,打造一處方以休憩、共享交流的天地,打造一種探索城市、與之對話的方式。

紅氣球 島之食華山店

紅氣球 島之食華山店

自2017年開始的恆春紅氣球書屋,由主理人德慧與木木一起經營,名稱來自於侯孝賢電影《紅氣球》。希望書店能像紅氣球般,溫柔自由的陪伴當地與旅人。2023年4月,氣球飄進台北華山,除了符合當代精神的選書,企圖透過主題講座與各項展演,串起人與世界的的連結。從當初的兩個人擴展到一群人,紅氣球像一座燈塔吸引著向光的人前來。 書店不只是空間,更是文化的容器,涵容來自土地的聲音與需求;書店也是獨特的媒體平台,乘載各樣議題的溫柔呼喚。我們邀請您一同踏上這趟奇幻美麗的旅程。 「願你心中,也有一顆飛翔的紅氣球」

台北當代藝術館

台北當代藝術館

台北當代藝術館是臺灣第一座以當代藝術為導向的藝術專門機構。建築以紅磚、黑屋瓦屋頂與塔樓表現雋永的時代風華,從日治時期建成小學校到臺北市政府,歷經身分轉換,至今成為市民熟知的台北當代藝術館,是臺灣第一個古蹟轉型為美術館的成功案例,也是國際罕見館校共構的藝術館所。台北當代藝術館透過豐富多元的藝術展演,把創意帶進臺北、把藝術帶進社區,用當代美學來賦予歷史建築新的生命。

臺北流行音樂中心

臺北流行音樂中心

集結流行音樂與流行文化,臺北流行音樂中心不僅是流行音樂表演場所,更是以流行音樂產業出發、描述流行文化與生活型態的機能型園區。臺北流行音樂中心建築由美國RUR Architecture設計,建築靈感來自古羅馬廣場,利用環形空間結合藝術、商業、市集和演出活動,希望藉由流行音樂產業工作者、市民及海外觀光客之廣泛利用,打造一座24小時具備不同使用方式的「機能建築」。

垃圾廚坊 Trash Kitchen

垃圾廚坊 Trash Kitchen

「垃圾廚坊 Trash Kitchen」為全台首創以垃圾為材料,DIY進行循環再製體驗的透明化場域,讓全民參與材料再生的工作坊,以簡單有趣的「垃圾」料理模式,帶領大家了解循環再造,賦予回收材料新的價值,擴大循環再製科技在全球城市的正向影響力,讓「循環經濟」融入大眾的日常。希望透過更直觀且生活化的參與過程,讓升級再造、ESG不再是遙不可及的領域!

台北女兒茶

台北女兒茶

為延續家族「余記茗茶」製茶好口碑,於是「台北女兒茶」品牌應運而生。余氏家族開墾於南港茶山已有歷代歷史,百年的土角厝旁還有棵百年老樟樹,余順先生就在這聚落出生;經歷日治末、台灣光復、經濟起飛,南港茶山地景從滿山遍地茶園到植種柑橘園以至鄉親往山下都市搬遷,歷經時代洪流的余順先生仍領著家人攜手走過。

AMBI SPACE ONE

AMBI SPACE ONE

全台首創的5G+4K全沉浸數位展演平台「双融域AMBI SPACE ONE」整合台灣知名的內容、設備、技術團隊做為策略合作夥伴,以「價值共創 利益平衡」的精神,打造台灣第一個常設性與前瞻性的文化科技展演平台。双融域座落於台灣最具國際級指標性的台北 101 大樓,打造牆面 64K & 地面24K的沉浸式投影空間,並擁有專業音響系統,創造 16.4 聲道,營造身歷其境效果。

瓶蓋工廠台北製造所

瓶蓋工廠台北製造所

南港瓶蓋工廠經過整修,將以「瓶蓋工廠 台北製造所」的面貌重新開放,建構成一個開放學習的場域,園區內包含職人手創空間、數位製造區、共享辦公室、多功能展演空間等等,結合職人、新創、會展三大主軸,透過職人與新創是瓶蓋工廠的核心雙引擎,會展則是推動雙引擎的動力來源。透過設計為園區注入養份,建立思想交流的平台,讓新創族群與社區民眾能參與其中,成為日常交流與互動的場所。

南港茶葉製造示範所

南港茶葉製造示範所

「南港茶葉製造示範場」茶製場內部設有製茶機械、文史圖表展示區、英式午茶及日式茶藝空間,還有可容納126人之視聽等等多元開放空間,現場備有簡單茶具可供借用,在周末閒暇,邀約三五好友一起泡茶、健行,坐下來遠眺臺北盆地、感受日暮夕照,實為遠離都市塵囂,釋放平日壓力的好去處。

松山文創園區

松山文創園區

松山文文創園區也是大家耳熟能詳的松菸,同時兼具了古蹟生態人文等三種特色,身為台北市市定第99座古蹟,保有著菸廠時期的建築特色,除此之外也是台北市內少的市內森林,有著完整的候鳥及周邊生態以及大面積的花草樹木提供民眾休憩,同時也是台北市首屈一指的文創園區,提供各式藝文展覽活動及表演空間。松山文創園區成為台灣重要的創意樞紐,更是國際性的文創聚落,民眾可在此平台參與藝術與原創,體驗無限創意。

靜心苑_松山療養所所長宿舍

靜心苑_松山療養所所長宿舍

距離捷運昆陽站不遠,漫步闢靜的巷弄,映入眼簾的是屋齡百年的日式老宿舍群「靜心苑」,前身為松山療養所宿舍及所長宿舍,歷經文化的堆疊、歲月的淘洗,在修復後展現全新風貌,活化成以五感體驗為題的療癒古蹟,可於視覺上欣賞建築、嗅覺上品聞檜木香、觸摸木頭透出的溫潤感、聆聽馬修‧連恩為此設計的環保音樂,及品嚐所長秘傳的養生料理等⋯ 將五感體驗化作生活中的溫柔陪伴,為日常增添一道美好景致。靜心苑共設有兩館,一館為用餐及藝文展示空間,二館則為藝文課程及展覽空間,館內經常舉辦瑜伽及各式手作課程、講座等,期盼給予繁忙的現代人,一個放鬆身心的城市秘境。

胡適紀念館

胡適紀念館

胡適先生(1891-1962)是近代中國著名的學者,曾任北大文學院長、駐美大使、北大校長及本院院長。在中國現代化的過程中,他是一個中心人物,不但是提倡白話文學的先驅,也是新文化運動的倡導者。本館原是他晚年回臺灣就任本院院長的南港住宅(1958-1962)。 1962年2月24日胡適先生逝世後,本院院務會議通過「胡適先生故居完全供作胡適紀念館之用」,隨即籌組「胡適紀念館管理委員會」,胡適紀念館也於同年12月10日正式成立;1998年元月改隸於本院近代史研究所。紀念館包括三個部分,除了胡適先生南港故居外,還有1964年美國美亞保險公司史帶(C. V. Starr)先生捐贈建造的陳列室以及胡適墓園。故居部分,其建築、廊道、擺設等格局,大體上仍保持胡適先生生前生活起居的原有風貌;而陳列室則展示了胡適先生的著作、遺物、手稿、照片、聲音及胡適在臺灣紀錄影片等。墓園地區,臺北市政府闢為「胡適公園」,1974年2月興建完成。 參觀資訊 [ 開館時間 ] 週二至週六:09:30∼16:30(週日、週一及國定假日休館) [ 門票 ] 免費參觀

本網站使用COOKIES為您提供更好的用戶體驗,請您詳閱 COOKIES使用政策。您可以同意或拒絕本公司蒐集您的COOKIES,但為了使您有更好的瀏覽體驗,本公司仍將處理必要的COOKIES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