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傳送表單資料
請稍候片刻
展覽簡介
旅程中的棲居:南港老爺行旅X安卓藝術十五週年展
四位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藝術家:大卷伸嗣(Shinji Ohmaki)、布恩・卡路拜恩(Buen Calubayan)、瑪莉娜・克魯斯(Marina Cruz)、艾伯特・約拿桑・瑟提亞萬(Albert Yonathan Setyawan),齊聚於此,共同探問旅行與家的模糊界線。這不僅是關於地理遷徙的敘事,更是一場對心靈與記憶流動的深層省思。
作品介紹
創作者 / 大卷伸嗣 Shinji Ohmaki (1971-)
1樓公共空間《迴響 水晶計畫》 Echoes Crystallization, 2010
修正液、石英粉末、玻璃球
Correction fluid, crystal powder, glass ball
Φ30 cm × 8 pcs
在《迴響系列:水晶計畫》中,大卷伸嗣以修正液與水晶粉描繪出宛如雪花般晶瑩剔透的花朵。這些蒼白的形象宛如凋零的殘影,既象徵著生命的消逝,也如同瞬間被凝結的記憶,在潔白中獲得永恆。藝術家藉此喚起我們對自然環境的責任意識,以修正液逐筆描繪的痕跡,為逝去的花朵留下永恆的印記,既是對消亡的記述,也讓我們再次凝視那即將消失的一刻,所帶來的靜默與空缺。
創作者 / 艾伯特・約拿桑・瑟提亞萬 Albert Yonathan Setyawan (1983-)
10樓公共空間《蛇尾》Serpent's Tails, 2023
粉漿澆鑄赤陶
Terracotta, slip-casting
142 x 142 x 3 cm (126 pcs)
在《蛇尾》一作中,印尼藝術家瑟堤亞萬以手工燒製的黑陶展現出一種神祕靜謐的氣息。他簡潔的造形語彙如同上古遺物,帶有宗教般的神秘性,並非模仿具體事物,而更像是對象徵的凝視。這些符號狀的元素脫離了明確指涉,透過數量的增生與有序排列,在空間中生成一種介於具象與抽象之間的張力。作品因其語意的模糊性而產生出陌生感,引導觀者進入一場在形式與意義之間不斷切換的視覺經驗。
創作者 / 瑪莉娜.克魯斯 Marina Cruz (b. 1982-)
10樓公共空間《像屋子的風箏》 The kite with a shape of a house, 2019
布料拼貼、壓克力彩、畫布
Fabric collage and acrylic on canvas
39.9 x 34.2 cm
左|《外公的櫃子》 Grandfather's Cabinet, 2021
樹脂
Resin
26 x 22 x 10.5 cm
Edition of 3 plus 2 AP
右|《會走路的行李箱 1》 Walking Suitcase 1, 2012
木製燈箱、強化玻璃纖維
Wood lightbox and reinforced fiberglass
L 50 x W 59 x H 66 cm
在這三件作品中,瑪莉娜.克魯斯(Marina Cruz )以溫柔細膩的方式凝視家庭與遺物所承載的記憶。《像屋子的風箏》透過布料拼貼出一幢飄浮的房子形體,如夢似幻地指向童年與家屋的聯想;《外公的櫃子》則以樹脂翻製日常物件,轉化為凝固的記憶容器;《會走路的行李箱 1》結合燈箱與纖維玻璃,形構出一個可移動的私密空間,象徵著身分與過往的攜帶。
這些作品不僅延續克魯斯對家族物件的持續關注,也讓我們看見記憶如何被形體承載、轉化與重新觀看。在流動與保存之間,她創造了一種關於遷徙、繼承與身份的詩性敘事。
創作者 / 布恩.卡路拜恩 Buen Calubayan (b.1980-)
10樓公共空間布恩.卡路拜恩 《反記憶 #4》Antimemory #4, 2020
油彩、畫布
Oil on canvas
76 × 61 × 5 cm
在《反記憶 #4》中,菲律賓藝術家布恩・卡路拜恩透過一層層塗抹、覆蓋與擦除的手法,創造出一幅既熟悉又模糊的畫面。他把創作當成一種思考記憶的方式,像是在和過去的片段對話,試著拼湊出不完整的歷史與經驗。這件作品沒有明確的敘事起點,也沒有清楚的結論,而是邀請觀眾一起進入那個介於記得與忘記之間的模糊地帶,讓我們思考:我們記得的,到底是什麼?又遺忘了什麼?
創作者 / 安卓藝術
安卓藝術 Mind Set Art Center「生命樹」作為安卓藝術十五週年特展的主題,背後藏著一段收藏家贊助支持畫廊與藝術家的美麗典故。2010年春天安卓藝術成立時,收藏家陳泊文醫師為安卓的成立在自家花園種下一顆高度及膝的小桂花苗;十五年過去,這株桂花苗已長成高逾兩米五的桂花樹,並且成了象徵安卓的生命樹。大約從安卓樹的第三年起,我和陳醫師提議我想要每年為這株安卓的生命樹進行一次修剪,為它去蕪存菁使其得以長成的更好。之後很多年的元旦便成了我自己,或是和安卓團隊以及藝術家們一起去北投修剪這株安卓樹與聚會的日子。因此,「生命樹」作為此次十五周年特展的主題,對安卓和長年支持我們的收藏家與藝術家來說,都是最為貼切且深具意義的。
「生命樹」一展匯聚台灣、亞洲和歐洲等地的十五位藝術家,包含布恩・卡路拜恩(Buen CALUBAYAN)、周楷倫(CHOU Kai Lun)、瑪莉娜・克魯斯(Marina CRUZ)、薩伊夫.加里波第(Syaiful Garibaldi)、丹尼.格爾卡(Dani GHERCĂ)、傅饒(Rao FU)、林煒翔(LIN Wei Hsiang)、安娜・瑪莉亞・米庫(Ana Maria MICU)、大卷伸嗣(Shinji OHMAKI)、艾伯特.約拿桑.瑟提亞萬(Albert Yonathan SETYAWAN)、謝鴻均(Juin SHIEH)、黨若洪(TANG Jo Hung)、瑞納斯・凡・德・維爾德(Rinus VAN DE VELDE)、柏格丹・弗拉杜塔(Bogdan VLÃDUTÃ)、楊寓寧(YANG Yu-Ning),展品包含繪畫、裝置、雕塑、攝影與複合媒材等不同形式的創作,主題涵蓋與生命樹有關的「植物」、「時間」兩個切面,風格上包含寫實與表現主義形式的繪畫、水墨美學再生的創作、以及空間與立體組合的重新思考。
「生命樹」安卓藝術十五週年特展
展期|2025年6月7日-8月8日
地點|安卓藝術(台北市內湖區文湖街20號)